返回

嫁猎户只想吃香喝辣,却成权臣之妻了?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37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新帝新后的袍子都做好了,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,朝臣们有再多的话也只能憋在肚子里。

    不过他们倒是没想到,最后登位的会是宣王,毕竟之前陛下对小皇孙可是跟当年的太子一个待遇。

    按照陛下的身体情况,等小皇孙再长大一些是没有问题的,无非就是小皇孙效仿当年的陛下,少年时期登基而已。

    不过如今落在宣王头上,倒是也能接受,宣王除了身体不太好,学识能力还是很出众的,且从未参与过夺位之争。

    至于其他皇子,年纪还小,也都不合适。

    想明白这些,朝臣们也就不纠结了,反正皇帝还活着,以后就算新帝有处理不好的地方,他们还能去找太上皇告状,多好啊!

    大家都接受良好,传出去后,京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往门前挂上红灯笼,庆贺新帝即将登基。

    应皇帝要求,新帝登基大典就选在七日后,这可把相关的官员给忙坏了,这种事要准备的东西可太多了,少说都要准备个把月的,如今七日内就要办,人人加班加点的赶工。

    不过大家也能理解,毕竟边境打了胜战,等着要人手呢,会试成绩要加急,殿试也要在新帝登基后就安排上,所有事赶在一起,不忙都不行。

    宣王妃得知自己能跟着丈夫同时封后,不可谓不震惊,更别说这是太上皇的意思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,正妻不一定就能当皇后的,有些皇帝登基后故意晾着妻子,或者暂时封个妃位,皇后人选还要好好斟酌。

    但自己却直接被公公一起封了,这说明公公对她还是很满意的,心里满是感激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她娘家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,就算她和丈夫没有孩子,但只要娘家人不做错事,显赫几代人是不成问题的。

    朝中再忙,梁家众人也是各司其职,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。

    当然,唯一值得关注的是,梁老三已经参加了会试,等着结果出来,要是上榜,就能参加殿试了。

    跟在方老先生身边学了这么长时间,梁老三还是有些把握的,考完试去探望方老先生的时候,说了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,老先生都点头,说问题不大。

    再加上梁家如今的地位,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动手脚,上榜是必然的。

    方老先生想的比较远,问梁老三道:“此次陛下定是要从你们中选人派往吴国和燕国,你是如何打算的?”

    “你要是不愿意,陛下也能看在情面上将你留在京城,至于怎么选,还得看你自己。”

    梁老三也想过这个问题的,如今全家都在京城发展,他肯定也是想留下的,但这就需要老四的人情,人情债不好还,且还是皇家的人情债,自是要用在生死关头,要是用在他身上,实在浪费。

    再者说,出去历练几年,有了功绩,回来基本上就能平步青云,靠的是他自己,而非人情。

    只是,他心中不舍得父母妻儿,便很是纠结。

    “学生知道,最好的选择就是听从安排,只是心里很是不舍家里人。”

    方老先生点点头,知道他的意思,只是说道:“你心里有数就行,就看你家人是否支持了。”

    梁家人自然是支持的,梁老三努力了这么多年,为的就是走这条路,这好不容易熬出头了,让他甘于平庸在京城在碌碌无为一辈子,那跟没考上有什么区别?

    当天晚上,夫妻二人在房中说起这件事的时候,郑氏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。

    “你努力的意义不就在此吗?不用有什么后顾之忧,要真把你外派出去,你便去,先安顿好,我带着恒宝来找你,两个大的留在这边读书挺好的,家里也有照应,我一年回来一次看看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等恒宝再长大些,也要送回京城读书的,这边资源好,自不能耽误了孩子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家里就小叔子在朝中,咱家根基太浅了,想要在京城站稳脚跟,还得慢慢努力,你外派出去,其实也是在给孩子们打基础,一个家族的兴旺是几代人一起累积起来的,咱家好不容易改换门楣,我自是盼着能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郑氏很是认真,老三要是留在京城,很难有出头之日,到时候做什么都要矮人一截,不利于家族的发展。

    总要有人多付出一些的,家里能变成这样,一直都是小叔子梁烨在努力,如今自家也能发力了,哪有退缩的道理?

    梁老三满是感激地看着自家媳妇,一直以来,媳妇都是最支持自己的那个,这些年一直是媳妇养家,他这就算是考上,官职小,也拿不到多少俸禄,往后的几十年,只要他不中饱私囊,那基本上还是得靠媳妇养。

    可即便如此,媳妇从未说过不好的话,一直都很支持他。

    猜到他心里在想什么,郑氏拍拍他的手说道:“不用多想,你做的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,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,原也没指望你当官能赚钱,咱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,问心无愧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一旦梁老三进入官场,那就是阶级的跳跃,已经不是钱不钱的

第537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